网上有关“进补要根据时节施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进补要根据时节施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春
春为四季之首,始于农历节气,立春止于立夏。立春大多在公历的2月交节,立夏大多在5月交节,所以春季指公历的2、3、4月份,共3个月。中医认为春属木,其气温,通于肝,主发泄,风邪当令。春季气温由低渐高,万物生机萌发,人体的阳气得以升发,气血趋于体表。由于风邪当令,人体易于受风邪伤害,气温的温差变化大,使人易患感冒,易流行瘟疫。春季使肝气旺盛,肝阳偏亢的人,易发目疾、眩晕、头痛等病症。由于肝气升发,患有慢性病、陈病的人易于旧病复发和病情加剧。
根据春季的节气特点和易发病,在日常进食中宜选用清凉升发、养肝脾、通利肠胃的食物和药膳。春季以胃气为本,肝旺于春,肝木过旺可克制脾土,因酸味属木,故应少食酸味,多食甘味,以保养脾气,增强脾胃消化功能。同肝开窍于目,春季尤应注意食用调补眼睛的药膳。
春季不宜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狗肉、羊肉),以免助热动火,肝阳上亢,加重内热,升火伤阴,伤及人体正气。
春季宜选用的食物有荸荠、春笋、芹菜、荠菜、枸杞叶、菠菜、萝卜、海 带、海蜇、山药、黄瓜、西葫芦、猪痩肉、木耳等。
2、夏
夏季始于农历立夏止于立秋。立夏大多在公历的石月交节,立秋大多在8月 交节,所以夏季指公历的5、6、7月份,共3个月。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气热, 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夏季是一年之中阴阳二气茂盛与衰败的交接季节, 是万物和人体生长最旺盛的节令。夏季阳气外泄,必火旺于夏季,心主血脉,主神明,主汗液,易发心脏病、高血压。夏季气温高,暑气逼人,人体腠理开泄,汗出过多,耗气伤津,易于中暑。心开窍于舌,舌司味觉,心火偏亢,则舌红少津,或溃疡,饮食古不知味,出现食欲不振。由于饮食不节、贪凉饮冷,易出现脾阳损伤,腹痛、腹泻等脾胃病症。长夏属土,其气温,通于脾,湿邪当令。气候暑热潮湿,使人易患暑温病症。
根据夏手的节气特点和易发病,在日常进食中宜选用洁凉平和、益气生津、 解署利温的食物和药膳。夏季于五味主苦,宜食苦味。夏季于五脏属心,心病忌咸,心气虚弱,虚则补其母,当补肝以养心,肝欲酸,宜选用酸味的食物。夏季 暑热当令,宜选用性味寒凉的食物以御酷暑,忌食辛、燥、温热食物,以免增加内热,损伤正气。
夏季宜选用的食物有苦瓜、莴苣、慈姑、空心菜、茄子、黄瓜、萝卜、生 姜、茭白、豆腐、绿豆芽、赤小豆、绿豆、海带、鸭肉、兔肉、杏仁露、酸梅 汤、山楂、橄榄、柠檬、番茄、西洋参等。
秋
秋季始于农历立秋止于立冬。立秋大多在公历8月交节,所以秋季指公历的 8、9、10月份,共3个月。中医认为秋属金,其气燥,通于肺,主收,燥邪当令。 秋季炎热转凉,阳气渐收,阴寒渐生,万物成熟收获’也是人体气血内收的转折阶段。
秋气内应于肺,秋燥伤人津液,易于引发与肺有关的疾病,如口丁、鼻燥、 唇裂、皮肤干燥失润,流感、咳嗽,尤以干咳、燥咳为常见多发。根椐秋季的节气特点和易发病,在日常进食中宜选用生津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和药膳,不宜 食辛热香燥、煎炸熏烤的食物,以免助燥伤津。
秋季宜选用的食物有甘蔗、梨、百合、山药、核桃、银耳、花生、芝麻、杏 仁、萝卜、荸荠、柿子、冬瓜、番茄、蜂蜜、甲鱼、冬虫夏草等。
冬
冬季始于农历立冬止于第二年立春。立冬大多在公历11月交节,立春于第二年2月交节,所以冬季指公历的11、12月份及第二年1月,共三个月。中医认为冬属水,其气寒,通于肾,主收藏,寒邪当令。冬季天气严寒,人体阳气偏虚,阴寒偏盛,机体抵抗力降低,阳气容易受损,易患感冒、哮喘、咳嗽、冠心 病、卒中。由于气温低,风湿关节病也易于发生。
根据冬季的节气特点和易发病,在口常进食中宜选用滋补助阳、补肾益精的 食物和药膳。由于冬季人体脾胃运化功能较强,新陈代谢活动最低,所以一年四季中,冬季是最利于进补、通过进补治愈慢性病症的季节。
冬季忌食生冷潮热、风寒凉滑利的食物,以免损伤肾阳。冬季宜选用的食物有羊肉、狗肉、牛肉、海参、鸡肉、鹿肉、鳝鱼、核桃、麻雀肉、人参。
三元汤是民间广为流伟的一种药膳,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病祛病,特别是严寒的冬季,经常食用大有裨益,被列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药用食品。
三元汤的组成很简单,大枣、莲子、桂圆三味药而已。祖国医学认为,大枣味甘性平,归脾胃二经,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因补脾作用良好,被誉为“脾之果”。大枣作为一种食品,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特别是含维生素C甚为丰富,在各种干鲜水果中首屈一指。经常食用可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因此又能治疗营养不良性水肿。
莲子除有补脾作用以外,还有益脾肾固精作用。中医认为,肾脏受五脏六腑之业而藏之,肾脏的特点是宜藏不宜泻,若肾虚精关不固,真元亏损,则出现腰痛、头晕、耳鸣、梦遗、带下白浊等症。按五行学说,冬季是收藏的季节,冬节精关不固则更损身体。对于肾虚之人,一年四季均需益肾固精,但尤以冬季为最。所以三元汤中,莲子也不可少。
桂圆又名龙眼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虚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还可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对桂圆倍加推崇。
三味药物组合在一起,具有温补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产后血亏、心烦不眠、神经衰弱等症,对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差者也很适宜。
做汤时宜先将莲子浸泡一两小时,以使软濡易煮,然后和洗净的大枣一同放锅内煎煮,再后放入桂圆,待质软汤浓时加入适量白糖,白糖溶化后即可。至于用量,并无严格限制。
现提供参考用量:莲子9至15克,大枣 3至10枚,桂圆6至12克。
不愿喝汤者可加精粉或粉芡做成稀粥,这样就变成三元粥了。
关于“进补要根据时节施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褒佳怡”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进补要根据时节施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进补要根据时节施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春 春为四...
文章不错《进补要根据时节施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