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

网上有关“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特里莎修女1910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因受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影响,她18岁时离开家乡来到印度,投身于慈善事业。1949年,特里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创立了慈善机构——“慈善会”,并且以此为基地,在印度开展救助孤儿、穷人、老人和麻风病患者的慈善工作。

特里莎修女先后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她曾先后获得印度尼赫鲁奖金、美国约瑟夫·肯尼迪基金会奖金和罗马教皇约翰二十三世和平奖金,并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2、唐朝建国初年,李世民和他的兄弟李建成卷入地位之争,太子李建成的心腹魏征见李世民羽翼渐渐丰满,屡次向太子献策杀掉他,以绝后患。

李世民即位后,不但没有诛杀魏征,反而发现了他身上的耿直、忠诚和过人的政治能力,提拔他做谏议大夫,委以重任。

魏征尽心辅佐,唐太宗励精图治,在他们以及更多人的努力下,唐朝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白废俱兴的繁荣局面。唐太宗“如有其材,虽仇不弃”的襟怀,显示出了一代名君的风范。

3、我国足球名将容志行,在18年的足球生涯中,参加过许多次国内外大赛,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体育风格。

1981年,在与新西兰队的一场比赛中,他的左踝关节被对方球员踢开一个长6厘米的口子。他被抬到医院治疗,缝了10针。

一个月后,在与科威特队比赛中,他两次被对方踢倒,造成伤口破裂。事后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发火,不报复对方呢?”

容志行说:“对方已经受到裁判的制裁.观众的谴责和同伴的批评。他思想上也会有所触动,这样利于他改正。你若以错对错,报复对方,反而会助长粗野行为。”容志行以自己宽容厚道.体谅他人.得理让人的品德和高尚的体育风格,赢得了广大球迷的爱戴.同行的赞赏以及议论的颂扬。

4、王安石和苏东坡二人,因为立场不同,而产生了矛盾。后来有嫉恨苏东坡的人抓住他写诗讥讽朝廷和新法的事向宋神宗奏了他一本,宋神宗十分震怒,投入御史台大狱。

可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东坡凶多吉少,难免一死的时候,退隐山林的王安石听到了这个消息,他非但没有记恨,还给写信对皇帝说,哪有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反而为些小文字惹的麻烦去杀那有学问才华的士子的道理呢?

神宗看了王安石的信,思之再三,觉得很有道理,便下旨将苏东坡放了,贬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因为这信,才使得苏东坡保住了性命。

从此,“王安石一言救东坡”的事,便成为历史上“文人相亲”的一段美谈。

5、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善有善报的名人例子

⑴ 为以下名人写一个墓志铭 陶渊明 苏轼 鲁迅 徐志摩 马丁路德金 如:他总是以他那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陶渊明:一生清廉,高洁伟岸。

苏轼:豪情一生,词垂千古。

鲁迅:坚贞气节,名族之魂。

徐志摩:浪漫唯美,其韵永存。

马丁路德金:梦想自由,平等楷模。

⑵ 关于善良的名人事例

1、心地善良的甘地

印度圣雄甘地有一次乘火车,上车时由于过于拥挤,他的一只鞋子掉到了铁轨旁,此时火车已经开动,鞋子无法再捡回来。

于是甘地急忙把穿在脚上的另一只鞋子也脱下来扔到第一只的旁边。一位乘客不解地问甘地为什么这样做,甘地笑着说:"这样一来,看到铁轨旁的鞋子的穷人就能得到一双鞋子。"

2、荀巨伯看友

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恰逢外族敌寇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可以离开了!”

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毁弃道义而苟且偷生,这难道是我荀巨伯的所作所为吗?”敌寇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在城中?”

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敌寇听了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3、雷锋捐钱从不吝啬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

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4、郎朗让音乐与慈善结合

钢琴家郎朗有着许多耀眼的头衔,不过他特别珍惜这两个:2004年5月20日,郎朗在纽约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的钢琴家。2005年10月9日,华盛顿举办“中国文化年”期间,郎朗应布什总统邀请,在白宫举办专场独奏会。布什总统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贝拉米在宣布这项任命时说:“郎朗是儿童基金会最年轻的亲善大使。邀请郎朗担任亲善大使,是因为他具有与听众做心灵交流的独特能力,并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增加古典音乐的青少年听众。”

郎朗对于慈善的头衔深深感激:“音乐就像一种语言,世界的语言,它将人们彼此相连,也连接着彼此心灵的感应。我认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为他们演奏音乐,用音乐打开他们的耳朵和心灵。”

5、六尺巷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

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作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⑶ 20年前一女子收留3个乞丐借宿,赠30元路费,后面怎样了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中华民族一直传承着“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美德,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有很多关于感恩的故事,还有很多歌曲,也都提到了感恩这个话题,最让大家熟知的就是《感恩的心》了,这首歌在当年红遍中国的大街小巷,即使实在现在,很多人也都会随便唱出来几句,这首歌的流行也足以证明了,中华民族对于感恩这种的品质,十分的推崇。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当他见到当年的恩人时,何荣锋止不住地流泪,因为他太激动了,之后他果断拿出100万来回报戴杏芬,但被戴杏芬拒绝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帮助他们不是为了回报,但何荣锋总感觉自己应该为戴杏芬做点什么,既然不收钱,何荣锋就邀请戴杏芬去旅游,两人也逐渐成了朋友,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何荣锋都会给戴杏芬打电话慰问。他们的故事告诉大家,做事常怀善良和诚信之心,也要懂得报恩,懂得这些,上天一定不会亏待你。

参考文献

《名人经典语录》

⑷ 求关于善良的事例

1.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牵着一个小女孩,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想都没想,脱下身上的雨衣就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她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直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衬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们早饭没吃,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便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雷锋说:“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啊!

2.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3.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4.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5.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⑸ 请给我一句做人要有善心的名人名言,诗句也可以

一、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出自:〔法〕雨果《笑面人》

介绍: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二、行善之所以成为行善,就在于使受益者也不觉得自己比施与者低下;这种不露痕迹的忠诚包含着无尽的乐趣。

出自:〔法〕巴尔扎克《两个新嫁娘》

介绍: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

三、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因为人类是有弱点的,人受到某种诱惑要去做一件坏事而能毅然中止。也就可以算作善行了。

出自:〔法〕卢梭《忏悔录》

介绍: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四、善良的人认为上帝是善良的,凶恶的人认为上帝是凶恶的;心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人,只看到有地狱,因为他们愿意叫所有的人都下地狱,而心地温和和善良的人就不相信有地狱。

出自:〔法〕卢梭《忏悔录》

五、善良的心田是花园,善良的思想是根源,善良的言语开花朵,善良的行动结硕果。

出自:〔英〕谚语,《英谚译介》

⑹ 求一些名人古人有善心却没做出或没能力做善事的例子

不以善小而不为。

⑺ 关键是善良

社会生物学 的角度来看, 助人行为其实本身就是人的天性 ,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大量的动物研究都表明,动物存在一种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

正如传统儒家所说“人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最初都是善良的,我们会乐于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另外一方面,有些时候,我们会选择帮助他人,也 可能是出自于帮助自己的考虑 ,也就是在进行一种交换,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它可以是实际的外在奖励,也可以是内在的自我奖励,我们在进行助人行为的时候,会先对自己、对别人及对社会背景做出一些估价,考虑助人行为是否能够带给自己快乐或者减少自己的痛苦。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你正在和喜欢的人逛街之时,有一个乞丐上前向你乞讨,你是否会比独自一人时更有可能去捐赠帮助这个乞丐?为什么呢?正是因为爱慕之人在场,激发了你内心的表现欲望,你会倾向于表现自己的爱心,通过施予乞丐钱财这个行为, 你获得了自我尊重和旁人的赞誉,帮助自己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

除此之外,我们选择去帮助别人 也是来自于社会的期望 。各种社会当中,都对人们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期望:人们应该去帮助那些对自己有善意的人,而不是伤害他们。

也就是说,当别人曾经帮助过你, 你的心理上会激起回报的压力,迫使你采取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对方。

想想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当他们遇到困难向你求助之时,你会选择不去帮助他们吗?

我想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去拒绝帮助这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在社会规范当中,还 存在着一种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正如父母应当抚养孩子,教师应当爱护学生的这种责任一样,从小到大,我们不断地接受的社会文化,都告诉我们应当去关爱帮助他人,逐渐的,这样一种意识就会内化成我们的责任。

当他人遭遇苦难之时,我们会觉得有义务应当去施予援手。

关于“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映波mio的头像
    映波mio 2025年11月06日

    我是明德号的签约作者“映波mio”

  • 映波mio
    映波mio 2025年11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特里莎修女...

  • 映波mio
    用户110612 2025年11月06日

    文章不错《善待他人的名人事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明德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